报告时间:2023年11月28日 周二10:00-11:30
溶质元素在凝固过程中的偏析是物理冶金和材料科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溶质元素的偏析会造成材料组织的不均匀,影响材料的服役性能。对于有些偏析严重的铸态组织,比如Fe元素在Ti合金铸锭中的偏析(俗称beta flecks),即使长时间高温均匀化退火也很难完全消除。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为解决难加工金属的成型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在快速凝固过程中偏析问题仍然存在。在这个报告中,报告人将以Ti-Fe模型合金为例,从实验和模拟两个层面介绍如何通过增材制造自身多重热循环的“自退火效应”在打印态的样品中实现有效消除溶质元素偏析的工作。为了描述在快速变化的温度场中溶质元素的固态扩散行为,报告人发展了基于精准温度场模拟之上的动态扩散模型,对于解决其他合金体系增材制造过程的偏析问题,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邱冬,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工学院增材制造中心高级讲师。2005年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前往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先后以UQ Postdoc Fellow和Australian Research Fellow的身份从事镁合金、铝合金、锌合金以及铁素体/奥氏体钢等多种工程合金凝固过程中高效晶粒细化剂的开发。2015年被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聘为董事长特聘高级研究员,开始介入金属3D打印(增材制造)领域,现在主要从事适合增材制造特点的新型工程合金的设计与开发,以及对3D打印过程中微观组织的调控与优化。截止到2023年10月,邱冬博士共主持1项,参与4项澳大利亚自然科学基金课题(ARC Discovery Project)和1项应用创新基金课题(ARC Linkage Project),发表了103篇经同行评议的期刊论文,其中包括1篇发表在Nature上,3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以及18篇发表在国际物理冶金领域知名期刊Acta Materialia上;在Scopus搜索引擎上论文被引用总数达5000余次,H因子为37。现担任物理冶金学报(Metallurgical andMaterials Transaction A)审稿委员会委员(key reader),澳大利亚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